大洪山火箭发动机试验场建成投用、百吨级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安徽省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园即将竣工……
2025年被誉为太空商业化的元年,商业航天行业正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万亿级的新兴赛道。在这一充满潜力的赛道上,“淮上明珠”蚌埠正以惊人的速度崭露头角,悄然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为什么是蚌埠,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新势力”?
01 跟上时代的步伐
蚌埠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深厚的航天技术积淀。早在1979年,蚌埠就设立了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二0七研究所光电集成器件研究分所(现为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为长征系列火箭提供了关键传感器。
正是凭借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中电科40、41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蚌埠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从“嫦娥”奔月到“神舟”飞天,再到“天宫”遨游,这些航天成就背后,都有“蚌埠制造”的影子。
然而,蚌埠航天梦想的真正起点,则是九州云箭的入驻。2019年,九州云箭面临资金困难,并且在寻求试验基地选址上遇到瓶颈。得知情况后,蚌埠市禹会区作出了一个大胆决策,投资5000万元,并提供大洪山废弃矿坑建设火箭发动机试验场。这一决策,尽管在当时来看风险极大,但蚌埠依然毫不犹豫地迈出了这一步。
展开剩余82%蚌埠之所以能做出这一决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严谨的科学分析:蚌埠作为老工业基地,具备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市内有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如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中电科40、41所等,其生产的MEMS传感器、陀螺仪、精密电阻器等精密元器件,在航天发射及相关设备中广泛应用。此外,蚌埠还拥有众多省级以上的科研平台和十多所高校,为航天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九州云箭的落户,标志着蚌埠进入了商业航天领域,成为这片广阔星空下的一颗璀璨新星。从此,蚌埠的航天产业快速发展,演绎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发展传奇。2020年,大洪山火箭发动机试验场正式投入使用;2023年5月,蚌埠市发布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8月,商业航天产业园动工建设,2024年12月产业园建成封顶,首批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开始投入运营。
自2019年以来,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进入了从初创期到快速发展期的过渡,而蚌埠市的每一步发展,都恰到好处地与时代脉搏同步。
到目前为止,蚌埠市已经签约了16家商业航天企业,总投资额达到55.2亿元。预计到2025年,蚌埠将至少引进6家新的商业航天企业,并将新增5家规模以上企业。未来5到10年,蚌埠的商业航天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规划,到2028年,蚌埠的商业航天产业园将全面建成,并投产运营;到2030年,蚌埠计划引进50个重大商业航天项目,并培养超过30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在商业航天领域打造出一个具有省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而到了2035年,蚌埠有望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业航天生产制造基地。
02 蚌埠的策略与秘诀
短短几年,蚌埠的商业航天产业就实现了飞速发展,从最初的“一颗种子”成长为现在的“一片森林”。那么,蚌埠究竟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秘诀呢?
首先,顶层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蚌埠市与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合作,制定了高质量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1 4 N”的发展框架。具体而言,将建设1个商业航天科技创新中心,4个核心基地(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卫星制造基地、可回收飞行器总装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多个产业融合平台和应用场景。这一规划为蚌埠的航天产业发展找到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科技创新是蚌埠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蚌埠充分利用其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逐步实现了从“单一制造”向“全链条创新”的转型。通过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深度合作,蚌埠不断加大航天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资本的支持也是蚌埠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航天项目的研发投入庞大且周期长,资本的充足支持尤为重要。蚌埠市通过设立多个专项基金,如安徽和壮高新技术成果基金、安徽省新一代信息产业基金等,为商业航天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蚌埠还成立了商业航天专项基金,专门为航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支持,推动资本与产业深度结合。
蚌埠的招商策略同样不容小觑。通过制作全产业链图谱和补链强链清单,蚌埠精确锁定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北京、长三角地区的商业航天龙头企业,迅速将其吸引到蚌埠。同时,蚌埠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政策,如投资补贴、人才专项支持等,进一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
03 太空商业化时代中的蚌埠力量
2025年,太空商业化的时代已经加速到来,蚌埠也迎来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时刻。
安徽省首个商业航天为核心的产业园——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将在2025年全面进入收尾阶段,九州云箭、凌空天行、深蓝航天等多个项目将陆续进驻,推动产业园逐步投产。蚌埠市还将进一步升级大洪山火箭发动机试验场,建设国内首批商业化共享测试中心,填补区域航天测试空白。
2025年5月,蚌埠市将举行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成为商业航天行业的重要盛会,届时将签署多个产业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蚌埠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重要基地。
蚌埠的地理优势、产业链基础、政策支持和高效的产业配套,使其成为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一颗璀璨新星。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选择蚌埠不仅是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看中了蚌埠成熟的产业链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对于企业来说,蚌埠的政策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全链条服务体系,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商业航天行业的企业纷纷表示,选择蚌埠,是基于对其未来发展的深刻信任和前瞻性布局的信心。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表示,蚌埠将全力加快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发展,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商业航天产业的重要基地,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蚌埠力量”。
来源:决策杂志
撰文:吴明华 陈成诵
编辑:王牧寅
审核:纪海涛
发布于:天津市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